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壁挂式光纤分配箱生产基地
48芯光缆分纤箱室外抱杆式光纤分线箱嵌入式宏脉科技
FTTx光缆分纤箱
1、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
2、光缆敷设安装的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7.8.2 的规定。
表7.8.2 接入网光缆敷设安装小曲率半径
外护层型式/光缆类型
|
静态弯曲
|
动态弯曲
|
无外护层或04型外护层、路面微槽缆
|
10D
|
20D
|
53、54、33、34、63、64型外护层
|
12.5D
|
25D
|
333、43型外护层,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15D/15H
|
30D/30H
|
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室内单芯和双芯光缆
|
10D/10H
(但不小于30mm)
|
20D/20H
(但不小于60mm)
|
G.652光纤蝶形引入光缆
|
30mm
|
60mm
|
G.657A光纤蝶形引入光缆
|
15mm
|
30mm
|
G.657B光纤蝶形引入光缆
|
10mm
|
25mm
|
注:D为缆芯处圆型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型护套短轴的高度。
|
3、室内光缆和用户引入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光缆在楼层分纤箱每端预留光纤长度不宜大于1.5m;在建筑物配线间或交接间每端光缆预留长度为3.0m~5.0m。
(2)用户引入光缆在用户端预留长度应不小于 0.5m;在楼层、室外墙壁和杆路上的光缆分纤箱的预留长度应不小于1.0m。
(3)需在室内公共场所明敷光缆时,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措施。
4、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1)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槽道开槽宽度应根据所放光缆的外径确定,一般应小于20mm,槽道内上层光缆距路面深度不小于80mm,槽道总深度不大于路面厚度2/3。路面厚度不符合安装要求时,不得将路面层切割透。
(2)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光滑和无硬坎(台阶);沟槽的转角角度应保证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符合要求。
(3)在敷设光缆前,应先对光缆沟槽及路面进行清洁处理使沟槽满足光缆布放和修复工艺要求,沟槽内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底平滑,然后在沟底预置一根用做保护层PE泡沫填充条或其他合适材料。
(4)路面微槽敷设光缆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法敷设;光缆宜整盘敷设。
(5)根据沟槽的深度和路面恢复材料的特性不同,需要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
(6)路面的恢复应符合城市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要求。
5、光缆接续、成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接续可采用直通接头或分支接头,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
(2)光缆在局端、光分配点成端,光纤应采用熔接方式。
(3)入户光缆成端可采用熔接方式或冷接方式成端。当采用冷接方式成端,宜采用预埋光纤式现场成端连接器。
(4)光缆接续、成端的光纤接头衰减限值应满足表7.8.5的规定。
表7.8.5 光纤接头衰减限值表
接头衰减
|
熔接方式
|
冷接方式
|
测试波长(nm)
|
单纤(dB)
|
光纤带光纤(dB)
|
单纤(dB)
|
光纤类别
|
平均值
|
值
|
平均值
|
值
|
平均值
|
值
|
G.652
|
≤0.06
|
≤0.12
|
≤0.12
|
≤0.38
|
≤0.15
|
≤0.3
|
1310/1550
|
(5)当采用金属加强构件自承式引入光缆从楼宇外直接引入室内时,应将金属构件在楼宇外墙处终结,并将引入楼宇内光缆段的金属构件剥离。
6、楼层光缆分纤箱等必须安装在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的公共地点;箱体底边距地坪的高度应不小于1.2m。
7、光缆分纤箱在电杆上安装时,箱体顶端距底层吊线的距离为800mm。箱体安装的朝向应一致。
8、室外墙挂式安装光缆分纤箱,箱体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2.8~3.2m。
9、用户端设施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用户家庭采用用户智能终端盒作为终端时,其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家庭布线系统的汇聚点,线路进出和维护方便位置。
(2)光纤插座盒安装高度,盒底离地宜为0.3~0.5m,应和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一致。
10、光分路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宜选在接入点、小区或用户提供的机房、电信交接间、弱电竖井、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地点;特殊情况下光分路器可以安装在光接头盒内等。
(2)光分路箱的安装位置应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及维护。
(3)光分路器引出尾纤宜采用2.0mm或0.9mm外护套尾纤。其引出长度不宜超过1500mm。
6.3.2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十)。
6.3.3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
按GB,T 2829-2002中5.11和5.12的规定进行处置。
6.3.4 型式检验的频次
型式检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当周期内产品累计满2000台后,应送有资质的第3方检验机构,进行型式检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需进行型式检验:
a) 结构、工艺、材料、关键元器件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产品长期(超过6个月)停产后又恢复生产时;
c) 交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与较大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鉴定时。
a) 产品结构图
楼道(室内,外)光纤分纤、配线箱采用两层结构,外层主要由光分插片固定装置及蝶形引入光缆盘绕固定装置及储纤装置组成;内层配有光纤熔接盘片和皮缆熔接盘等。
1)楼道(室内,外)光纤分纤箱金属塑料材质各举例示意(见图三、图四、图五、图六)
图十一 1:32光分插片规格尺寸
c) 产品配置(见表三)
表三 楼道(室内,外)光纤分纤箱产品配置
折叠装配要求
a)
楼道(室内,外)光纤分纤、配线箱应满足上下进缆的要求,箱体的顶部与底部各应配置4个进线孔,且光缆固定与保护装置应能满足4根光缆同时固定的需求。如单独使用下进缆,上部的进缆空需做密封处理。
b) 光纤熔接盘片应采用开启式,并且光缆熔接盘与皮缆熔接盘安装方式和尺寸要求一致。
c) 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
d) 箱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80o,门锁的启闭灵活可靠。
e) 光缆引入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15倍。
f) 光缆光纤在箱内布放时,不论在何处转弯,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 30mm。
g) 蝶形引入光缆固定后的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mm,在箱体内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
h) 安装在光分插片盒内的光分路器应使用牢固的材料固定在盒体内,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 招标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i) 光分插片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SC型,两个插头任意连接的插入损耗≤0.5dB,回波损耗>35dB,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YD,T
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的要求。光分路器上联端口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绿色,下联端口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蓝色,空闲端口不安装光纤活动连接器。
电信级SC光纤快速连接器光缆接头盒UPC法兰盘宏脉制造
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一般称为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中,是目前使用数量多的光无源器件。[1]
中文名光纤快速连接器俗 称活接头别 称光纤连接器用 途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目录
-
1 简介
-
2 一般结构
-
3 性能
-
4 常见种类
-
5 发展趋势
-
6 国内情况简介
-
编辑
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一般称为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中,是目前使用数量多的光无源器件。[1] 一般结构
编辑
1.产品分类和结构要求
1.1 用于FTTx光缆网络的光纤现场连接器为SC型,可以和标准的SC适配器匹配。
1.2 按照插针体端面形式划分,可分为PC(含UPC)和APC两种类型。
1.3 按照安装场合划分,光纤现场连接器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插头型:用机械方式在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的活动连接器插头。插座型:由一个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一个适配器组成的活动连接器插座。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适配器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1.4
光纤现场连接器应预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预先抛光,无需在施工现场研磨和胶合。PC型现场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抛光为PC或UPC球面,APC型现场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抛光为APC斜面,以保证连接器的端面质量和良好的反射性能。
1.5 光纤连接器应适合于对250微米预涂覆光纤的端接,也可与900微米紧套光纤匹配。
1.6 光纤连接器应适合于在尺寸为2.0×3.0mm的蝶型引入光缆的外护套上直接组装。
1.7 连接器应免用或少用专用工具,必要情况下可自带压接工具,施工时只需配备光纤剥线器和光纤切割刀等普通工具,不需要使用其它有功耗或结构复杂的工具。
性能
编辑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首先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
1、光学性能:对于光纤连接器的光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基本的参数。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即连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率的损耗。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eflection
Loss)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的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45dB。
2、互换性、重复性
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的范围内。
3、抗拉强度
对于做好的光纤连接器,一般要求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40N。
4、温度
一般要求,光纤连接器必须在-40℃ ~ +70℃的温度下能够正常使用。
5、插拔次数
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1000次以上。常见种类
编辑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光纤连接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多模光纤连接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D4、DIN、Biconic、MU、LC、MT等各种型式;按连接器的插针端面可分为FC、PC(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分
还有单芯、多芯之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以下简单的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FC)。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
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3、 双锥型连接器(Biconic Connector)
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部装有双锥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4、DIN4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研磨方式。与FC型连接器相比,其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值较小。
5、
MT-RJ型连接器MT-RJ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收发信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连接器。
6、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Bell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7、 MU型连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多的SC型连接器为基础,由NTT研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利用MU的l.25mm直径的套管,NTT已经开发了MU连接器的系列。它们有用于光缆连接的插座型光连接器(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底板连接器(MU-B系列)以及用于连接LD/PD模块与插头的简化插座(MU-SR系列)等。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发展趋势
编辑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局域网和光接入网的发展,光纤连接器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同时,也对光纤连接器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外观小型化、成本低廉化,而对性能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新研制的光纤连接器将与传统的FC、SC等连接器一起,形成“各显所长,各有所用”的格局国内情况
编辑
当前,随着国内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已步入实用化阶段,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目前对于光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纤连接器,或是使用进口连接器,或是以进口的陶瓷套管和外围金属件等所谓“散件”在国内进行组装,或是根据所引进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生产,主要是FC型光纤连接器。
(1)标准化问题
国际上光纤连接器产品的型号和标准都比较多,引进和使用时如不加以限制,势必会产生混乱,为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不便。据介绍,在这方面美、日、德、法等国已有了国家标准,并为IEC所认可;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规定。建议将此类规定作为技术规范或入网要求等技术文件中的一项内容以国家标准的方式加以公布。
(2)兼容性问题
由于通信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建议用户在订货时,应考虑光传输设备、光附属设备、光测试仪表等项所用光纤连接器的兼容性。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使将订购的仪表设备与已有设备仪表的光纤连接器的型号一致。如不能满足,则应考虑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订购或准备相应的转接法兰或转接线。
(3)生产与使用问题
就生产而言,建议国家指导有关光纤连接器的生产厂家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国内现有及使用情况,统一以一种核心元件为基础(如Φ2.5mm的插针及相应的套筒)开发研制符合国情、适应需要的产品。
就使用而言,建议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光纤连接器。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性能、价格和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努力降低成本,扩大使用范围。在未来光纤用户网和高速局域网中,价格和硬件升级等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用户更需就性能、价格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简介
编辑
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一般称为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中,是目前使用数量多的光无源器件。[1]
一般结构
编辑
1.产品分类和结构要求
1.1 用于FTTx光缆网络的光纤现场连接器为SC型,可以和标准的SC适配器匹配。
1.2 按照插针体端面形式划分,可分为PC(含UPC)和APC两种类型。
1.3 按照安装场合划分,光纤现场连接器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插头型:用机械方式在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的活动连接器插头。插座型:由一个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一个适配器组成的活动连接器插座。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和适配器可以为分离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1.4
光纤现场连接器应预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预先抛光,无需在施工现场研磨和胶合。PC型现场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抛光为PC或UPC球面,APC型现场连接器的端头应在工厂抛光为APC斜面,以保证连接器的端面质量和良好的反射性能。
1.5 光纤连接器应适合于对250微米预涂覆光纤的端接,也可与900微米紧套光纤匹配。
1.6 光纤连接器应适合于在尺寸为2.0×3.0mm的蝶型引入光缆的外护套上直接组装。
1.7 连接器应免用或少用专用工具,必要情况下可自带压接工具,施工时只需配备光纤剥线器和光纤切割刀等普通工具,不需要使用其它有功耗或结构复杂的工具。
光纤快速连接器截面图
性能
编辑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首先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
1、光学性能:对于光纤连接器的光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基本的参数。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即连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率的损耗。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eflection
Loss)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的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45dB。
2、互换性、重复性
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的范围内。
3、抗拉强度
对于做好的光纤连接器,一般要求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40N。
4、温度
一般要求,光纤连接器必须在-40℃ ~ +70℃的温度下能够正常使用。
5、插拔次数
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1000次以上。
常见种类
编辑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光纤连接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多模光纤连接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D4、DIN、Biconic、MU、LC、MT等各种型式;按连接器的插针端面可分为FC、PC(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分还有单芯、多芯之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以下简单的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早是由日本NTT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FC)。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
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3、 双锥型连接器(Biconic Connector)
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部装有双锥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4、DIN4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研磨方式。与FC型连接器相比,其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值较小。
5、 MT-RJ型连接器
MT-RJ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收发信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连接器。
6、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Bell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7、 MU型连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多的SC型连接器为基础,由NTT研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利用MU的l.25mm直径的套管,NTT已经开发了MU连接器的系列。它们有用于光缆连接的插座型光连接器(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底板连接器(MU-B系列)以及用于连接LD/PD模块与插头的简化插座(MU-SR系列)等。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发展趋势
编辑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局域网和光接入网的发展,光纤连接器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同时,也对光纤连接器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外观小型化、成本低廉化,而对性能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新研制的光纤连接器将与传统的FC、SC等连接器一起,形成“各显所长,各有所用”的格局
国内情况
编辑
当前,随着国内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已步入实用化阶段,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目前对于光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纤连接器,或是使用进口连接器,或是以进口的陶瓷套管和外围金属件等所谓“散件”在国内进行组装,或是根据所引进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生产,主要是FC型光纤连接器。
(1)标准化问题
国际上光纤连接器产品的型号和标准都比较多,引进和使用时如不加以限制,势必会产生混乱,为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不便。据介绍,在这方面美、日、德、法等国已有了国家标准,并为IEC所认可;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规定。建议将此类规定作为技术规范或入网要求等技术文件中的一项内容以国家标准的方式加以公布。
(2)兼容性问题
由于通信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建议用户在订货时,应考虑光传输设备、光附属设备、光测试仪表等项所用光纤连接器的兼容性。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使将订购的仪表设备与已有设备仪表的光纤连接器的型号一致。如不能满足,则应考虑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订购或准备相应的转接法兰或转接线。
(3)生产与使用问题
就生产而言,建议国家指导有关光纤连接器的生产厂家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国内现有及使用情况,统一以一种核心元件为基础(如Φ2.5mm的插针及相应的套筒)开发研制符合国情、适应需要的产品。
就使用而言,建议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光纤连接器。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性能、价格和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努力降低成本,扩大使用范围。在未来光纤用户网和高速局域网中,价格和硬件升级等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用户更需就性能、价格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