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广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华成工控助力人机协作迎来新时代!(智能化学会副会长单位)

   2025-02-21 6150
核心提示:近日,广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机器换人”的话题也再度升温。机器换人的本质是人机协同,从制造到“智造”,智能化学会理事单位华成工控控制系统助力人协同迎来新时代!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自3月1日起,深圳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52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3.7元/小时。

这一政策的出台,既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也反映了企业用人成本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产模式,“机器换人”的话题也再度升温。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机器将完全取代人工?

机器换人的本质:人机协同,从制造到“智造”

“机器换人”并非一个新概念。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也在探索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部分观点认为“机器取代人工”将造成大量岗位减少,但事实上,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在于协助人工去完成危险、重复、高精度的工作,使人力得以从这些繁琐、高危任务中解脱,投身于更具创造性、策略性的工作。二者协作,推动产业朝着更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实现人机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在众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中,多关节机器人因其能模仿人类手臂的复杂动作,在3C行业、金属加工、汽车装配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钣金行业,工人需操作冲压机、切割机等重型设备,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被机械伤害,且长期接触金属粉尘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在喷涂行业,作业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对工人肺部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人工喷涂的均匀度难以保障,影响产品质量。

这类工作不仅风险大,且重复性高,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引入多关节机器人,企业既能保障员工安全,又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形成“人机协同”的良性循环。

同时,要让多关节机器人灵活、精准地完成各种任务,其控制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它负责接收指令、处理数据、控制运动,确保机器人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任务。

深圳市智能化学会副会长单位华成工控作为国内最早探索驱控一体技术的厂商之一,通过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控制系统,不仅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和安装过程,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驱控一体化设计使得机器人在执行复杂任务时能够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关键技术:高精度+高柔性赋能智造升级

高精度控制与快速响应

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机器人运动轨迹的高精度规划和定位,控制精度可达0.01mm,能满足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业生产场景,同时能够实时响应生产线的动态变化,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智能学习与机器视觉融合

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能实时识别工件位置、形状及表面缺陷,并基于智能学习算法优化运动轨迹,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让生产更灵活。

多协议通信与场景适配

系统支持 Modbus/TCP、EtherCAT等远程通信协议,具有RS485、CAN接口,方便与外部设备协调配合;可以配合视觉、激光、测位等外部设备,支持焊接、喷涂、点胶、上下料、码垛等多种工艺场景。

行业案例:从“实验室”到产线的落地应用

工业教学

华成工控系统以其高精度、高柔性、高可靠性的特点,成为了多家机构选定的教学系统和技能大赛参赛系统,供学员学习使用。通过“玩转它”,可以完成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搬运码垛、喷涂、抛光打磨、上下料等生产线的综合模拟训练。

3C行业

3C产品制造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灵活性的需求。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机器人完成零部件的抓取、搬运和装配,其高精度的定位和快速的响应速度,确保了电子产品装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次品率。

食品包装

在食品饮料的分拣和包装环节,以多关节控制系统GC-R4为例,通过精准的视觉识别和先进的运动控制技术,它能够高效地对食品进行抓取和包装操作。在有传送带跟踪的应用场景中,配合视觉跟随工艺包,可通过视觉系统先对产品进行定位,外接编码器获取产品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从而完成精准的产品跟抓应用。

新能源

SCARA 机器人控制系统具备堆叠功能,能实现多位置精准抓取。在新能源光伏产品生产中,它可用于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的取放料工作,以高精度和高效率,助力新能源产品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

多关节机器人凭借在各行各业的出色应用,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人力成本上升、生产安全与效率等难题,还通过替代大量常规性工作,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创造性工作岗位,推动产业升级。随着技术持续革新,华成工控将不断为 “人机协同” 模式注入新活力,助力各企业智能化转型。

 
分享到: 0
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免责申明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更多>
最新供应更多>
网站首页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问题解析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207862号

中国智能化网(zgznh®)--引领工业智能化产业发展 共享智能化+优质平台

版权所有:深圳市智控网络有限公司 学术指导:深圳市智能化学会

粤ICP备12078626号

深公网安备案证字第 4403101901094 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