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行业权威研究机构MIR睿工业发布《2025年中国工业传感器市场标准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传感器市场整体表现低于预期,全年市场规模为107.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2.6%。其中第四季度市场进一步收缩至25.98亿元,同比下降9.4%。
图片来源于MIR睿工业
尽管行业面临下行压力,国产品牌明治传感逆势崛起,以光电类传感器为核心突破口,市占率跻身行业第三,其光电细分领域国产市占率位列第一。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与未来趋势。
深圳市志奋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志奋领)是深圳市智能化学会理事单位,旗下有明治传感AKUSENSE和明治传感器MEIJIDENKI两个全资品牌。
市场地位凸显:工业传感器国产替代龙头
光电类传感器国产TOP1明治传感的光电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3C消费电子及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市占率提升至2.22%,成为国产替代进程中的标杆产品。
明治传感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专注于工业级光电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的融合创新,将高精度传感硬件与智能化软件系统结合,推出精密定位、位移测量、AI图像识别、工业智能传感及区域安全方案,为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制造、医疗电子等行业解决痛点难点。
明治传感的崛起,既是国产传感器行业在政策、市场、技术三重驱动下的缩影,也体现了企业通过聚焦细分赛道、绑定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战略选择。
独树一帜的本地化渠道网络
在中国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市场,明治传感有别于其他国内厂商的直销模式,建立了国产第一的渠道网络,渠道品牌影响力与城市渗透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构建的"总部-区域-城市"三级服务体系实现90%以上工业城市的本地化支持。
全球合规与出海陪跑
出海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增长的必然选择,2024年电动汽车、光伏和锂电池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30%,作为三大行业的制造重要部件,明治传感在ISO、CE、UL、TUV、RoHS等国际认证上的产品全球合规性上有领先优势,陪跑行业出口增长。
瞄准人形机器人赛道发力
2025年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宣布将量产,这将快速推动传感器的产业化。据悉,明治传感正在积极研制高精度编码器和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满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智能传感需求。
产业合力的中国传感器力量
明治传感成立后经历了近千万级美元A+轮股权融资,此前投资方有顺为资本、怡合达、三一、深创投等,投资方的阵容非常亮眼,其中,怡合达是工业自动化上市公司,顺为和三一均为产业资本,深创投为知名创新资本,可见产业上下游对明治传感发展前景的看好。
明治传感的异军突起,体现了国产传感器企业在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智能传感需求的爆发,该万亿赛道的对关键传感部件的需求将指数级增加,明治传感有望受益。
(本文数据及行业分析援引自MIR睿工业《2025年中国工业传感器市场标准报告》)